
恐龍胚胎新發現 台登期刊封面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5日電)台灣團隊參與國際恐龍胚胎學研究,在恐龍胚胎化石發現有機殘留物,證實胚胎內有發育過程,研究成果榮登國際期刊「自然」封面。
中央大學恐龍胚胎學國際研究成果發表會,研究團隊由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賴茲(Robert Reisz)領導,中興大學榮譽教授黃大一、成功大學口腔醫學所長謝達斌、中央大學光電系教授張榮森、國家同步輻射中心工程師江正誠、成功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彭信榮參與。
黃大一數年前在雲南發現世界最古老的恐龍「祿豐龍」(中國大陸境內發現最早的恐龍之一)胚胎化石骨頭,距今約1.95億年,之後研究團隊發掘出200多根不同胚胎發育階段的恐龍骨頭化石,並進一步追蹤其成長發育過程。5位台灣學者並列為論文作者,研究成果更登上國際期刊「自然(Nature)」封面。
恐龍胚胎新發現 台登期刊封面(圖取自多倫多大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