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清明上河圖」;但是它的壯觀程度,一點也不遜色。你在這裡看到的,是一幅利用數位技術合成、360度的「銀河全景圖」。
這是天文「發燒友」胡安•卡洛斯•卡薩多(Juan Carlos Casado) 把9張夜空照片結合在一起後,「編織」出來的浩瀚壯觀的畫面。
所有這些照片都是在遠離污染的加那利群島上的一個國家公園裡拍攝的,所以它們的清晰度高得不可思議。
目前分類:天文 (69)
- Apr 08 Fri 2011 10:17
360度銀河全景圖
- Mar 10 Thu 2011 00:12
超級月亮 極端天氣
超級月亮 極端天氣
本月19日,將是月球自1992年以來,最接近地球的日子,兩者間僅相距約35萬6578公里。這個月亮位在近地點(lunar perigee) 、被稱為「超級月亮」的時刻,卻被科學家警告,可能會干擾地球的氣候,甚至引發地震或火山運動,帶來「超級災難」!
若干科學家指出,前幾次出現「超級月亮」的時間分別為1955年、1974年、1992年與2005年,而這幾年均有發生極端的天氣災難,如 1974年耶誕節的崔西氣旋(Cyclone Tracy),曾重創澳洲達爾文市(Darwin),而造成印尼數十萬人死亡的大海嘯,更是發生在2005年1月出現超級月亮前兩週!
網路上也有人認為,超級月亮會造成地球引力的變化,因此造成今年年初世界各地均發生雀鳥或魚類大量死亡事件,屆時也將引發巨大潮汐,造成水患。換句話說,「超級月亮」可能會帶來「超級災難」!
- Feb 25 Fri 2011 16:40
太陽風暴 大停電
太陽風暴(圖/擷取自NASA)
tags:太陽風暴 大停電,太陽風暴大停電,最猛太陽風暴大停電
美國科學家表示,太陽已進入活動高峰期,地球恐將遭遇史上最猛烈的太陽風暴,屆時將造成通訊衛星損毀、飛機停飛與長達數個月的大停電。
- Feb 22 Tue 2011 20:51
太陽磁暴即將來臨
一年一度的「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近日在華盛頓舉辦,當中科學家與政府官員共同發表聲明,警告太陽磁爆即將對地球產生若干影響,屆時通訊、飛安、電力將面臨難以估計的損失。科學家比喻,這場太陽風暴就如同「全球性的卡翠納颶風」,希望全球人民做好準備。
科學家在會議上表示,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如此受太陽風暴影響。他們再度發出警告表示,太陽噴發出的輻射波以及帶電粒子流會破壞衛星系統,進而影響通訊、導航。若風暴夠強烈,停電的情形甚至會持續數個月。
太陽活動以11至12年為周期,目前進入活動高峰期。而就在上週,太陽噴發了5年來最強的風暴,在短短的幾分鐘內,以每秒933公里的速度,朝地球的方向噴射帶電粒子。除了帶來絢麗的極光秀以外,還造成短暫的通訊中斷。
- Feb 18 Fri 2011 12:42
太陽破洞 日冕洞
太陽破洞 日冕洞
太陽破洞啦!兩大「日冕洞」是熱氣出口
一艘日本的太空船在太陽表面上目擊到兩個大洞,而根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表示,這洞為「日冕洞」(Coronal Hole),會吹送高速的太陽風,主要是讓太陽炙熱的物質有個宣洩的出口。
- Feb 16 Wed 2011 15:48
太陽耀斑發威!4年來最強的太陽風暴恐釀地磁風暴
太陽耀斑發威
太陽耀斑發威!4年來最強的太陽風暴恐釀地磁風暴
你可能沒感覺到,但太陽在15日(美國時間14日)產生了4年來最強的風暴,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朝地球的方向噴射強烈的帶電粒子,這些被稱為「日冕質量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s, CME)的噴射物大約要花至少24小時的時間抵達地球,預計會給地球帶來炫麗的北極光表演,位在北美的民眾也看的到。
- Feb 15 Tue 2011 13:13
太陽破洞 日冕洞
太陽破洞 日冕洞
太陽破洞 日冕洞: 太陽破洞啦!兩大「日冕洞」是熱氣出口
一艘日本的太空船在太陽表面上目擊到兩個大洞,而根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表示,這洞為「日冕洞」(Coronal Hole),會吹送高速的太陽風,主要是讓太陽炙熱的物質有個宣洩的出口。
日本的「日出衛星」(Hinode)在2月1日拍下這張照片,主要是用來觀測太陽活動的變化;在照片中可看出,其中一個洞出現在中上方,另一個則在正下方,稱為極區冕洞(polar coronal hole),兩顆洞的顏色都比太陽其他區域深,相當明顯。專家表示,顏色較深的日冕洞,在溫度上其實比較其他地區低。
- Feb 13 Sun 2011 14:06
地球上的外星書 伏尼契手稿
有人說它是外星人所留下的紀錄,有人認為它是一本集所有知識之大成的書籍,但也有人認為他只是一堆不知所云的塗鴉,它就是「伏尼契手稿」(Voynich manuscript),於100年前左右問世,科學界從那時候起開始試圖解開這真版「達文西密碼」,而近日終於有一些重大突破。
英媒在11日報導,這本充滿神祕符號、圖表、數據、文字、圖畫的書可謂地球上的「外星書」,而科學家第一次成功解密,以「碳年代測定法」(carbon dating)測定出伏尼契手稿的真實年紀,結果發現,它大約是在15世紀初期時的作品,比原先外界估計的要早100年左右。
伏尼契手稿目前由耶魯大學圖書館蒐藏,於1912年被美國舊書商威爾弗雷德.伏尼契 (Wilfrid Voynich)在義大利買下,厚達230頁,內容與現代的語言完全勾不上邊,看起來像是中古世紀煉金術士的參考書,許多世界頂尖的解碼專家都無法破解當中的含意,也因此有人認為這當中根本無密可解,只是一個精巧的騙局,而持反對意見的人則指出,如此複雜的內文,不可能毫無意義。
- Feb 08 Tue 2011 14:59
太陽3D影像首度曝光 (圖+影)
美國太空總署(NASA)製造全球歷來首張太陽3D立體影像。(圖/取自 ibnlive.in.com/photogallery)
美國太空總署(NASA)全面拍攝到太陽每一吋表面,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張太陽3D立體影像,參與計劃的科學家指出,太陽並非表面平滑的球體,要了解太陽的運作,3D全面觀測相當重要,製出立體影像後,可幫助了解太空氣候、影響全球定位系統服務等太陽現象。
NASA「日地關係觀測」(Solar Terrestrial Relations Observatory,STEREO)任務的兩個環繞太陽運行的觀測衛星,首度在太陽兩邊排成直線(180度)拍攝影像,結合製出最完整的太陽表面照片,參與的多國科學家認為,這張照片和人類第一次登月、第一張從外太空拍攝地球的照片一樣重要。
- Jan 31 Mon 2011 12:36
2012 超新星爆炸 2顆太陽
2012超新星爆炸 天空上2顆太陽?!
天空中可能出現兩個太陽嗎?澳洲科學家發現,獵戶座附近有個超級恆星,可能在2012年以前爆炸,因為亮度很強,到時候可能像電影情節,地球上看到兩個太陽。電影星際大戰中,天行者盧克在TATOOINE星球上看見兩個太陽,在科幻片中出現這種景象,影迷們視為理所當然,但在真實世界中如果出現這種異象,萬物將驚慌失措,然而澳洲昆士蘭大學物理系講師卡特卻說,這種異象可能在2012年、也就是瑪雅曆法中世界末日那一年出現,卡特說,距離地球640 光年、位於獵戶座的恆星參宿四,是夜空中亮度排名第九紅巨星,由於年邁衰老,正處於垂死邊緣,當它能量消耗殆盡時,這枚恆星將從星體內極速塌陷、爆炸成為一顆超新星,它所散發的亮度能與太陽匹敵,因此地球人有如坐在貴賓席上,欣賞到天上出現兩顆太陽的異象,時間持續一週到數週。
而卡特預估參宿四最快2012年將爆炸,由於時間點正好跟瑪雅曆法中的世界末日發生在同一年,因此網路又掀起世界末日傳言,不過天文學家斥為無稽之談,因為現在看到的星光不可能是最近爆炸的,而是五百年、七百年前爆炸的,因此星宿爆炸引發世界末日的機會恐怕比中彩券還低。
引自 : 2012超新星爆炸 天空上2顆太陽?!
- Jan 29 Sat 2011 12:23
兩顆太陽 100萬年
兩顆太陽 100萬年: 科學家預測100萬年內出現兩顆太陽
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高級物理學講師布拉德‧卡特博士預言,從現在開始,最遲100萬年內,地球上的人類將能夠看到兩個太陽同時懸掛空中的詭異場景,儘管這種科幻電影般的奇異景象只會維持幾周時間,這個宇宙奇景,也讓獵戶的手臂消失。
根據維基百科介紹,參宿四(α Ori / 獵戶座α)是一顆處於獵戶座的紅超巨星,英文名Betelgeuse。在中國古天文中,它為參宿第四星,也是夜空中除太陽外第十二亮的恆星。在冬季夜空中,它與大犬座的天狼星、小犬座的南河三組成冬季大三角。雖然它是獵戶座的α星,但實際獵戶座β星(參宿七)比它還要亮。
- Jan 24 Mon 2011 02:46
多重宇宙
- Jan 24 Mon 2011 02:18
68億個太陽
68億個太陽:五千萬光年外質量最大黑洞 等於68億個太陽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前科學家們發現一個巨型黑洞,其質量高達68億倍太陽質量。甚至其視界直徑也相當於海王星軌道的4倍。視界是黑洞的邊界,在此邊界內,任務物質或信息都無法逃逸,連光也不例外。
這一巨型黑洞位於M87星係,距離地球約5000萬光年。科學家們借助位於夏威夷經過特殊改裝的望遠鏡進行觀測並發現這一黑洞質量比人們原先的估計高兩倍,使其成為已知質量最大的黑洞。
- Jan 18 Tue 2011 00:55
最迷你的黑洞
最迷你的黑洞
導讀:上月末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進行了迄今能級最高的對撞實驗,儘管物理學家一再解釋對撞機的對撞實驗足夠安全,但對於其可能產生的迷你黑洞恐怕大眾知之甚少。近日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撰文揭秘對撞機對撞實驗可能產生的迷你黑洞。以下為文章全文:
在電影和科幻小說中,黑洞可以捕獲粗心大意的飛船和行星,吞噬整個星系,或者為宇宙的其他部分提供入口。在這些描述的啟示下,物理學家們研製出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終於有了一個強大到可以製造「迷你」黑洞的機器----儘管有些人對此感到恐慌。
- Jan 15 Sat 2011 01:58
2012光子帶
2012光子帶
維基百科中的光子帶(Photon belt)
在2012年之正好是冰河時期的的一個週期,人類將進入光子帶,其中一斷時間會急速冷凍沒有陽光,恐龍就是這時期滅亡的,如果渡過太陽會再現,空氣會變的更好,地球生命密碼,提到開發脈輪,可以刻服饑餓和冷凍,現在的人們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到底人類像以前一樣無知,為忽然快要耗盡的資源而戰鬥,還是一起共度難關, 問題是我們將會有多少人能度過? 古老的傳說中,地球曾享有一段富饒的黃金時代,一些令人歎為觀止的古文明不禁使人猜測古人是如何建造它們的?是外星人的幫助?
光子帶(The photon belt ,又稱photon ring, manasic ring, 或golden nebula)的來臨是與大批新時代運動有關的信仰,根據資料來源,2012年地球可能會有2-3天的白天或黑夜,且有大量電器設備無法使用,將會展開某種靈性轉化。(通常意指「變換覺知」、或者僅稱「轉換」,隨著時間加速轉化,亦被當作一些預言的零點,如馬雅聖曆、地球外的生命等等。)
- Jan 13 Thu 2011 00:14
NASA 宇宙黑色裂縫
斯皮策紅外天文望遠鏡拍攝到位於人馬座星座中的「宇宙黑色裂縫」(網絡截圖)
美國宇航局天文學家,近日使用斯皮策紅外天文望遠鏡拍攝到一組「宇宙黑色裂縫」照片,該裂縫位於距離地球11000光年外的人馬座星座中。
據《每日郵報》23日報導,這個蜿蜒的「黑色裂縫」是由宇宙中的灰塵所形成,而這條蜿蜒「黑色裂縫」的面積足有數十個太陽系大。不但如此,在這個裂縫中極有可能在孕育著新星體。
- Dec 28 Tue 2010 17:11
宇宙幽靈 暗物質
其實除了靈異題材之外阿漆對於天文類的相關話題也很有興趣,最近不小心看到的一篇關於《宇宙幽靈:暗物質》的這篇新聞~就非常的吸引人!試想今天除了我們看的見摸的到的一切人事物外~還有一種物質是像鬼一樣看不到摸不到…這簡直就太茫了嘛!
首先關於暗物質的新聞是從這裡看來的,裡面有講到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裡,實體物質佔宇宙總質量27%,其中4%是一般人熟悉的包括花草樹木等等~另外23%不發光、不反光、不會產生輻射的物質…就是所謂的暗物質,科學家想要找出它的存在,因為如果能發現進而瞭解暗物質,那可能會改變人類對宇宙天體的認知~
大陸學者更表明:每秒鐘都有成千上萬的暗物質粒子,穿透我們的身體,但是因為它的作用很微弱,所以我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這也就是說!一天就有成千上萬隻鬼穿透我們的身體啊~(我比喻而已…)
- Dec 28 Tue 2010 17:00
2098撞地球(圖)
泛星計畫最近發現一顆直徑約50公尺、名為2010ST3的小行星,它的軌道有可能在2098年撞擊地球。〔圖/翻攝網路〕
電影《彗星撞地球》劇情將在生活中真實上演嗎?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教授陳文屏表示,最近發現一顆直徑約50公尺、名為2010ST3的小行星,目前正在地球附近,而且在2098年恐怕會撞擊地球。
由中央、清華、台大、成大以及中研院等團隊跨國參與的泛星計畫(Pan-STARRS),發現第一顆對地球具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它的軌道距離地球只有3200萬公里。預計在今年10月時,會距離地球640萬公里,約地球與月亮的17倍距離。
- Dec 27 Mon 2010 21:16
火星也有「天坑」!直徑逾300公尺
火星表面的大洞,狀似「天坑」。(圖/取自NASA/Jet Propulson Laboratory/Univ. of Arizona)
美國太空總署(NASA)最近發布了火星軌道飛行器(MRO)的HiRISE相機拍到的最新照片,顯示火星表面奇特的地質特徵,科學家對其中兩個大坑最感興趣。
在這張2010年10月1日和11月1日間拍攝的照片,兩個大坑在火星火山艾斯克雷爾斯山(Ascraeus Mons)附近,有如地球上出現令人費解的「天坑」,但它們的尺寸更驚人,一個直徑是180公尺,另一個更達310公尺。
這兩個大坑從艾斯克雷爾斯山兩端的熔岩穿過,類似地質特徵稱作「鍋狀火山口」,是因地面塌陷造成,和美國夏威夷的火山特徵相似。
- Dec 26 Sun 2010 14:55
伽瑪射線的黎明之光

伽瑪射線爆發(Gamma-Ray Bursts)是宇宙中最有活力的天文奇觀,但有些爆發後的可見光餘暉會較預期暗。歐南天文台利用位於智利La Silla的2.2米MPG/ESO望遠鏡與GROND (Gamma-Ray Burst Optical/Near-Infrared Detector)設備進行了迄今最大規模的研究,發現在可見光餘暉較暗的現象,其原因是在它與地球之間的塵埃。
伽瑪射線暴是很短暫的天文現象,發生時間從不到一秒鐘到幾分鐘,最初僅能完全依賴太空軌道上的監測器記錄他們的高能量輻射。13年前,天文學家發現了來自這些強力爆發的持久低能量輻射流,天文學家稱之為餘暉。這個現象自最初爆炸後可以持續數週甚至數年。
所有的伽瑪射線爆發餘暉皆有X射線,其中大約有一半被發現發出可見光,其餘則留下神秘的黑暗。一些天文學家懷疑這些黑暗的餘暉可能是一個全新類形伽瑪射線暴,而另一些人認為,他們可能都在很遠的距離。先前的研究也有人認為它與地球之間的塵埃即可解釋為什麼可見光餘暉如此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