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隻投入服務的「導聾犬」Ally,在昨(28日)和另一隻導盲犬Rhys舉行畢業典禮。可愛的Ally是隻白色雪納瑞犬,訓練師林明勤透露,牠原本是隻被拋棄的流浪犬,剛發現時全身髒亂,直到被發現對聲音很敏感,經一年多訓練,現在聽到門鈴響、鬧鐘叫、水壺鳴…等聲音,都能立刻以肢體語言通知聽障主人,成為最好的小幫手!
透過中華民國台灣協助犬協會的協助,屏東科技大學不僅培訓一般大眾較熟知的導盲犬,還訓練「導聾犬」,顧名思義是成為聽障朋友的「耳朵」,幫助他們生活更便利、安全,對社交生活亦有幫助。
聽障生活其實有諸不便,舉凡日常生活有人按門鈴、鬧鈴、燒開水、物品掉落、別人呼叫,這些對一般人而言稀鬆平常的瑣事,都是聽障朋友會遇到的困境。美國紐奧良一名聽障者雷多布森(Ray Dobson)也說,每當老婆或別人叫他名字,都無法意會,久而久之造成人際關係脫節,自己也出現邊緣化、反社會化的情形;但在有了導聾犬之後,不僅日常生活品質大幅改善,也漸漸回歸社交生活。
台灣第一隻畢業的「導聾犬」Ally。 (圖/取自屏科大工作犬訓練學校部落格)
國內訓練師林明勤說,屏科大之前曾訓練的導聾犬「西西」屬於示範犬;「Ally」則是第一隻可投入服務的導聾犬,經過20組人選申請、配對後,Ally 現在服務一名聽障青年羅順禹。
林明勤透露,導聾犬訓練一年需要約40~80萬元,多從流浪犬中挑選,以中、小型犬最適合。牠們必須天生對聲音敏感,但培訓過程相當不易,韓國統計每1000隻中只有一隻成功。在與使用者的配對過程也不能馬虎,要到申請者家中探訪,瞭解需求以及家庭狀況,若是家人反對養狗,或是申請人和狗不合,也不能勉強「送作堆」。
而屏科大訓練3隻導聾犬中,目前僅Ally 成功通過考驗!當初牠也是隻流浪犬,被台東縣動物保護協會發現時,全身髒亂、毛髮嚴重糾結;現在不但恢復一身雪亮潔白的毛髮,還發揮自己的力量,成為人類的好幫手。
只要當家裡燒開水、門鈴響等狀況發生,可愛的Ally 會來回在聲音發源地與主人之間,並磨蹭主人的腿通知,準確指出聲音與事件來源。過去林明勤也說,Ally 對任何聲音反應都很快,唯獨聽到嬰兒哭,會歪著頭愣一會兒,彷彿想解讀小Baby哭聲背後的涵意。
Ally 過去是隻流浪狗,訓練師也盼望大眾能接納導聾犬。 (圖/取自屏科大工作犬訓練學校部落格)
林明勤也表示,「導聾犬」在美、日等國家已有20~30年歷史,但在台灣還算初起步,政府已在民國93年立法保障導盲犬受訓與服務的權益,但還沒有庇及其他協助犬。在立法修訂未完全之前,希望大眾也能接納導聾犬、以及其他肢障輔助犬,讓牠們能在公共場所出入、練習,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原文網址: 台灣首隻「導聾犬」Ally畢業 磨蹭主人雙腿提醒門鈴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