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地震雲

: (Earthquake Cloud)是非氣象學中雲體分類的一種預示地震的雲體,在國際上的研究還較為表面,至今沒有一個共同觀點。現在日本和中國民間還有較多愛好它的研究者對它進行探索。也正是因為研究的不深入,現今地震學家和氣象學家對所有涉及地震雲的問題一律進行了片面性否認或牽強的使用氣象學理論解釋,民間也對同一地震雲所預示的地震以及震後其所對應的地震有若干不同的看法。在未來不斷的地震雲相關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後,地震雲可能會為地震預報做出巨大貢獻。

地震雲
美國德州北部的地震雲,形狀似漏斗雲



地震雲形成

: 目前沒有一個統一的地震雲形成理論,有一些假說。

1、熱量學說 地震即將發生時,因地熱聚集於地震帶,或因地震帶岩石受強烈引力作用發生激烈摩擦而產生大量熱量,這些熱量從地表面逸出,使空氣增溫產生上升氣流,這氣流於高空形成「地震雲」,雲的尾端指向地震發生處。

2、電磁學說 地震前岩石在地應力作用下出現「壓磁效應」,從而引起地磁場局部變化;地應力使岩石被壓縮或拉伸,引起電阻率變化,使電磁場有相應的局部變化。由於電磁波影響到高空電離層而出現了電離層電漿濃度銳減的情況,從而使水氣和塵埃非自由的有序排列行成了地震雲。

2、氧氣順磁性學說 空氣中的氧氣經過磁場時,在某個距離時會被吸引過去,風潮聚會產生霧氣如同線條或帶狀的雲象。

地震雲
地震雲


從地面上看到的地震雲

  • 橫條狀的雲,一般都是單條出現。這種雲很像飛機飛過之後留下的痕跡,所以又有人叫做飛機雲。一般預示著2周以後有地震;
  • 成波浪狀或者放射狀的雲,一般預示著1周以後地震;
  • 垂直的向龍捲風一樣,或者像無風時垂直向上的煙柱一樣的雲,預示著三天以後地震;
  • 固體形狀的大塊的或者團狀的雲,一般出現在地震當時或者地震發生之前。
地震雲
地震雲


地震雲爭議

西元前四紀,亞里斯多德認為地震的成因和風有直接的關聯,地震前會觀測到氣象異常的說法因此而生。然而,目前地球科學界普遍認為地震是由地殼破裂所造成,地震雲的說法未獲得大部份人所接納。美國地質調查局更直接表明地質現象雖能影響天氣,但卻必須歷時百萬年,且是在地震發生後,而非發生前,認為這種形狀的雲的出現與地震沒有特殊聯繫。因為地震在地球上發生的頻率是很高的,所以任何現象出現後的兩週之內都可能會有地震發生,而並非地震前兆。

對於衛星雲圖上的地震雲,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認為:「地震是固態地理的現象,現在沒有充分的事實證明地震與天氣二者間有內在關聯性。到目前為止,除了事後分析之外,還沒有真正的證據證明可以通過衛星雲圖來預測地震的發生。」

地震雲
地震雲


地震雲


所謂「地震雲」,是指地震即將發生前,出現在震區上空,底部與地面平行之雲層,這種地震雲有時會出現許多條平行線,有時候只有單獨的一條底線。「地震雲」在任何時間都會出現,不過傍晚最容易見到。〔文章很長,請點選 繼續閱讀〕

     「地震雲」形成的原因乃是地殼下的岩漿「等高下陷」,使得水氣等高下沉至一定的高度;從側面看過去,底部一定是一條橫線,不過,萬一這片地震雲的範圍很廣,可能會隱沒在地平線的盡頭,這時候,就會看不到橫線的盡頭。

     一片地震雲可以比喻為「一件很大的帆布舖在低空中」,當您在帆布底下,頭頂上可能是烏黑一片,也有可能看到像棉花般的雲朵。如果往天邊看過去,可以看到帆布的邊緣;如果帆布的邊緣離地面越近,表示帆布邊緣距我們越遠,因此涵蓋的範圍越大;如果帆布的邊緣離地面越高,表示帆布邊緣距我們較近,涵蓋的面積越小。如果帆布不是蓋在我們頭上,仰頭應該可以看到晴空,這時候朝著帆布覆蓋的區域看過去,應該可以看到帆布的開頭的這一邊。此時再往帆布的另一邊看過去,也許可以看到帆布的尾端;如果帆布拉的更遠,它會垂到地平線下面,我們就看不到盡頭了。譬如說,在台中10公里的上空張開一張寬40公里的帆布,一直延伸到台南,這時候在台北應該可以看到帆布(地震雲)的前端,而看不到盡頭;在台中的人,因為置身在帆布下,應該可以看到帆布(地震雲)的四周的邊緣。如果往頭頂看,見到的是帆布的底部;假如這張帆布是破爛的,站在帆布底下就可以看到東一塊西一塊的天空(地震雲往往是底部等高,但雲層不一定是連接在一起,形狀是變化多端的,因此,一般人常常拍攝到千奇百怪的地震雲,卻無從判斷地震的發生時地規模)。至於在台南的人,因為帆布只蓋到頭頂上,因而往南看是看不到什麼;抬頭往上看,只能看到帆布的邊緣,如果往北看,則應該可以看到帆布(地震雲)一直延伸到中部。

地震雲
地震雲


     這種地震雲最常出現在地震地區的上空,一般而言,要確定地震的位置大小及中心點,只能以「多點定位」方式,才能經確定真正的震央位置,否則,只能看出大約的地點。過去本人採用這種粗略的方法來研判地震方位,因為尚無多點定位資料,甚至對於某些即時影像方位也抓的不夠準確,因此,預測地點會有些許誤差,如果能夠做到多點定位,震央就可以抓的更精準。

       地震雲的範圍越廣,規模會加高,地震影響範圍也越大。地震雲的底部顏色越黑,表示岩漿下陷越深,規模也會越大。一般而言,從地震雲的出現開始,大約在60至90小時內就會發生地震,不過也有例外情事,特別是颱風期間,岩漿的打轉會吸引附近的岩漿空隙,以致地震規模會縮小或延後或地點偏移。不過,地殼的厚度以及地殼下的山脈、平原、海溝各有不同,地震雲出現後多久會發生地震?地震規模會有多少?這些都要再作一段時間的測試印證,往後的預測準度才能更加提高。

地震雲
地震雲


    岩漿下陷,即是意味著岩漿距離地殼有一段距離,岩漿的電磁波與熱輻射威力就會減弱,該地區地球表面的水氣頓時減少了加熱的原動力,原先騰空的水氣,會逐漸向下沈淪,當水氣下降聚集的夠多,就形成雲層。岩漿大範圍下陷,會使得大面積的電磁波與熱輻射威力同時減弱,於是,這個地區的雲層會等高的下陷,形成地震雲,這個地震雲的停留時間,有時候一整天不散,有時候片刻就不見蹤影。通常岩漿下陷的夠深,地震雲停留的時間較長,岩漿下陷的不夠深,依照天空上大氣流動的原理,地震雲很容易被稀釋,因此,消失的快。這個時候地下岩漿坑洞仍舊是空著的,因此有機會讓下一波岩漿浪頭撞擊地殼而產生地震。
    至於四川地震雲,台灣是否可以看得到?

地震雲
地震雲


    現在讓我們先來看看幾個實例。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規模7.8的強烈地震,前一天傍晚,日本真鍋大覺教授發現天空出現一條異常的長長彩雲,並用相機拍攝下來,經過研究,他認為這種異常的長條雲就是地震雲,結果第二天就發生了唐山大地震。1999年台灣921集集大地震前,也有一位日本人見到日本南方有一條長長的地震雲,不意次日台灣就發生大地震。而在今年5月10日,舍弟張立明從嘉義開車回台中,見到台灣海峽之西邊出現一條長長的地震雲,因從未見過如此之景象,未敢肯定是地震雲,且未備相機,故未留下紀錄,待四川大地震後想起,才來電告知,為時已晚矣。(在此仍需拜託各方大德,倘有攝得該日奇景者,請不吝惠知。)本月26日下午舍弟再度告知,中部西方天邊再度出現一長條之地震雲,唯規模不大。本人立即上網拜託大家觀察,事後也接獲多張寶貴照片,而次日四川果然又發生5.7與5.2之餘震。綜觀這幾起地震雲,應該有異於正常之地震雲,因此有必要提出探討。

地震雲
地震雲


    地震前,除了我們可以見到低層的地震雲之外,最特殊的莫過於「高空地震雲」,上面幾個大地震前的地震雲,與傳統認知的地震雲截然不同。傳統認知的地震雲是「水氣構成的低層雲」,幾千公里外見到的是地震雲則是「高空離子地震雲」。

     前面說過,岩漿大面積下陷,而下陷的深度又很深,電磁波與熱輻射威力會大幅減弱,這時候除了無力將水氣往上蒸騰外,岩漿射向高空的電離子總數更會減少,電離層的厚度同時會往下壓縮。

    大氣中的電離子可以分為輕離子、中離子、重離子三大類,輕離子是由若干個中性分子組成的帶一個電荷的集合體;帶負電荷的輕離子通常稱為負離子、帶正電荷的輕離子稱為正離子;中離子是一個很小的帶電微粒,包含100個左右的氣體分子;重離子是一個較大的帶電微粒,比輕離子大1000倍左右。

地震雲
地震雲


    地球大氣層中,大氣密度隨著高度上升而減少,距離地表 50 公里以上,大氣密度稀薄到太陽光中的X光、超紫外線及紫外線,能輕易地將中性的大氣分子和原子,游離成為帶有正電之離子及帶負電之電子。這些共同生存的正負帶電粒子(或稱為電漿)包覆著地表 50 公里至數千公里之太空中,這就是俗稱的電離層。

    日本及俄羅斯學者曾組成研究小組,分析由原蘇聯發射的一顆衛星,在五年半時間內,將電離層觀測得到的相關資料,和全球各地的地震發生記錄,進行比對,結果發現,在地震多發區,其上空的電離層常常出現異常現象。參與研究的科學家,就1977至1979年的記錄資料進行分析,發現,包括日本在內的太平洋西部地震多發區,在這段時間內共發生了150次以上的芮氏五級以上的地震,而這些地區的上空電離層的電子密度都發生異常現象。

     今年5月12日四川發生大地震,我國國家太空中心分析福爾摩沙三號微衛星系觀測資料也發現,四川上空的「電離層」平均密度,在512大地震發生前一到五天之間,突然明顯下降一半,再次驗證地球科學界提出的電離層擾動可能是地震前兆的理論。

    除了512四川大地震之外,太空中心也曾以福衛三號比對全球在2006年6月到2007年9月發生的63個規模五以上地震(必須地震發生前後,福衛三號剛好飛經震央附近上空),發現至少有七成的「吻合度」,震央附近上空在地震發生前一到五天,都會出現電離層密度「被稀釋」的現象。根據福衛三號傳回觀測資料顯示,四川省汶川縣方圓一千公里內上空的電離層,自4月27日到5月6日,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公分120萬顆帶電粒子;5月7日到11日(前兆日)驟降到60萬顆,密度足足減少一半,降低的程度非常明顯。

地震雲
地震雲


    地震前電離層帶電粒子驟降,是一種事實,伴隨這種事實出現再高空的則是「高空地震雲」。

   「高空地震雲」外觀究竟是什麼樣子?「高空地震雲」又是如何產生的?

   「高空地震雲」出現的地方一定是在天邊,而非頭頂上,多數是一條很長很長得橫線,顏色呈金黃色或銀白色,出現時間通常會有幾個小時以上,不像一般低層的地震雲有時只是驚鴻一瞥,剛剛出現,片刻就消失。

   「高空地震雲」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支撐電離層的電離子後繼無力,導致總量銳減,高空電離層的厚度被壓縮在一起,透過陽光的斜射,便映出一條橫在天邊的地震雲。

    岩漿大面積下陷,地殼下電磁波與熱輻射的威力大幅減弱,電離層帶電粒子總數雖然驟降,但由於電離層帶電粒子向上分佈的範圍,會能由原先的50公里到1000公里的開放性分佈,因下沉而被壓縮在100公里到400公里之間,甚至壓縮的更薄。這時候不論從太空往下測量,或者從地面往上測量,電離層帶電粒子總數確實已經減半了,但是從遠地側面看過去,儘管電離子總數減半,但壓縮後單位體積反而紮實了,其中參雜的中性大氣分子、原子以及塵埃等等,也一併下沉被壓縮,因而在高空形成一片不算太厚的「離子混雜塵埃」的雲層。當陽光照映在這片雲層時,雲層底下的人不見得看出什麼端倪,但是站在遠處的人,以低角度看過去,就會發現一條金黃色或是銀白色的直線橫躺在天際。這種現象可以用一張玻璃來解釋:當我們拿著一張玻璃,往外看出去時,這是透明的;如果把玻璃的角度改變一下,讓整片玻璃跟眼睛呈45度角,這時候可以看到玻璃的上兩條平行線,而玻璃中心則不是那麼透明了;如果再調整玻璃角度,從玻璃的側面看出去,此時只能見到一條直線,而玻璃的透明度更差了。這就是從側面看「高空地震雲」的實景寫照。

    台灣距離四川雖然很遙遠,但是停留在高空的「高空地震雲」是可以見到的,這是毋庸置疑的。「高空地震雲」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地震先兆,如果能夠配合低空的地震雲離子分佈分析,以及人類特殊感知,甚至動物的異常行為,作為綜合研判資料,地震預測精準度必然大大提高。

keyword : 地震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然 的頭像

    熱門話題.com

    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