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 有記憶嗎?
我們都知道,大腦是記憶的器官。那麼,心臟有記憶嗎?今天的齊魯晚報報道了美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 人類的心臟也許有某種“思考和記憶功能”!這正是許多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突然性格大變、繼承了心臟捐贈者性格的原因。
文章舉例說,40歲的退休貨車司機傑姆‧克拉克從來都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他從不曾給妻子瑪吉寫過一封情書,因為他15歲就離開了學校,文法差得要命。所以當去年的一天,傑姆突然坐到桌子前,開始給妻子寫下一行行的情詩、表達細膩的情緒時,連他自己都感到了震驚。就在半年前,傑姆剛剛接受過心臟移植手術,他確信自己寫詩的“怪癖”來自那顆移植的心臟,因為捐贈者一家都愛寫詩。根據科學統計,從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實施後的40年中,每10例接受換心手術的病人中,就有1人會出現性格改變現象。美國加州心臟數學協會的專家也深信心臟並非一個“泵”那麼簡單,他們最近發現一種能夠具有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的神經細胞的確在心臟中工作,並且組成了一個微小但卻復雜的神經係統。“心臟具有記憶” 的觀點目前仍未獲得主流醫學界的認可,但許多接受心臟移植的病人都深信,沒有任何其他理論可以解釋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一連串怪事。
引自 : 人類心臟可能有記憶(圖)
心臟移植後食性大變 器官可能也有記憶
大衛·沃特斯抱著卡登·德萊尼的妹妹,右上圖為因車禍過世的卡登·德萊尼。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澳大利亞一名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的男子術後食性大變,變得愛吃漢堡和薯條。據說這顆心臟的原主人是一名18歲的少年,原來也愛吃漢堡和薯條。此事引發專家的爭議,有人認為心臟移植造成記憶轉移,可以證明大腦不是唯一有記憶功能的器官。
現年24歲的大衛·沃特斯是一位心臟病患,不久前他移植了18歲的卡登·德萊尼的心臟,卡登因出車禍造成腦壞死,但心臟完好無損。手術後,沃特斯發現自己變得很喜歡吃漢堡,以前他很少吃這類垃圾食品。好奇的沃特斯先生從卡登家人那得知,卡登生前每天都吃漢堡。
此事使得澳大利亞一些專家認為,大腦不是唯一有記憶功能的器官,心臟也能存儲記憶。科學家統計記錄顯示,至少有70個器官移植者在手術後的性格變得與器官捐獻者的相似。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美國人桑尼·格雷厄姆移植了開槍自殺的特裡·科特爾的心臟後,偶遇科特爾先生的遺孀謝麗爾,對她一見鍾情,並和她結了婚。12年後,格雷厄姆先生也拿起一把槍,擊中自己的喉嚨,又留下可憐的謝麗爾。兩個丈夫離她而去,使用的是同一個心臟﹔另一個例子是,一個8歲的女孩移植了一個被人謀殺的10歲男孩的心臟後,小女孩總做惡夢有人要殺她。
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主席傑裡·查普曼說:「心臟移植造成記憶轉移的說法目前還找不到科學依據。」但其他研究人員稱這種現象為「細胞內存」,而且不隻限於心臟移植者。
引自 : 澳男子心臟移植後食性大變 器官可能也有記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