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熟識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宜信的人,心裡難免會犯嘀咕:「這個人怎麼都不會老啊?10年前是這個樣,10年後還是這個樣!」

林宜信就是這麼一個令人既羡慕、又嫉妒的人,年近半百的他,皮膚白裡透紅,臉上也找不到明顯皺紋,怎麼看都像個不到40歲的年輕人。他認為,要維持年輕、健康的體魄其實並不難,就看有沒有毅力而已。

中西醫雙修的他,向來奉中醫古籍「內經」為圭臬,遵行「天人相應」的養生哲學,並把「內經」的四大養生原則「四時調攝」、「起居保健」、「精神調養」及「動則不衰」融入日常生活中,奉行不渝。

就「四時調攝」來說,林宜信認為,秋冬補陰、春夏養陽是個不變的原則。因此,一到秋冬季節,他會吃六味地黃丸,補肝腎,降肝火,增強記憶力,延緩老化,並 改善骨質疏鬆症;春夏交替之際,陽氣較足,他則改服甘露飲來降火氣,減少口乾、口苦及口臭等症狀,有時還會加上玉屏風散來補補氣,增強免疫力。

「起居保健」講求規律的日常生活作息,每天睡足8小時,並喝滿8大杯、約4千毫升的開水。林宜信說,從膀胱、輸尿管到尿道,就像一條排水溝,如果不多喝水及多尿尿把裡面清得乾乾淨淨,這條排水溝就會變成臭水溝,細菌孳生,不生病才怪。

出門在外,很難確定自己喝的水是不是夠了,那該如何?林宜信建議不妨有空就喝,喝到排出的尿液呈無色無味的地步為止。至於婦女、老人及結石患者,他認為水還可再多喝些,降低尿道感染機率。

對於「精神調養」這項,林宜信以凡事勝任愉快為最高指導原則,並保持一顆平常心。在這個前提下,他要求自己少去吃飯應酬,早睡早起,再以充沛的精力處理公務。

「動則不衰」強調運動的重要性,太極拳、外丹功、香功及八段錦都是不錯的功法,但不見得適合生活步調較快的現代人,因此林宜信自創「333」的運動模式,分頭、腰、腳3個運動部位,每個部位做3個動作,且每動作不超過3分鐘。

林宜信強調自己是「動則不衰」的實踐者,很少在一個位子坐超過30分鐘,即便是主持會議,每半小時還是會站起來動一動,不明究裡的人還以為他是個過動兒哪!回到家也不停止運動,一樣很簡單,每隔兩小時作一次小學生的體操,每次只需10分鐘。

除了遵行「內經」的養生哲學外,林宜信也很重視日常飲食內容,絕不大魚大肉,每個月再吃三、五天的蕃薯,因為他認為蕃薯富含維生素及纖維素,對身體再好不過。

每次到了「蕃薯日」,他就不吃其他食物,整天以蕃薯填肚子。早上出門時,先吃一條;中午用微波爐加熱處理,又吃兩條;晚上下班回家後,再烤一、兩條吃吃。林宜信說,蕃薯熱量不高,又可減輕腸胃負擔,這麼好的食物,不吃就太對不起自己了。

【2007/12/29 聯合晚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